当今,女性在科技领域的地位日益凸显。如何进一步激发并保障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潜力与贡献,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2025科技女性创新论坛”以“科技她力量新质创未来”为主题,邀请国内外科技领域杰出女性代表股票配资公司线上,解读前沿突破,分享核心观点,共话发展新质生产力浪潮下女性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
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表示,党和国家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女性投身科技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希望广大女科技工作者以开放包容的巾帼胸怀拥抱变革,推动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最大增量”。她说,下半年中国将举办全球妇女峰会,希望以此为契机,促进全球科技女性交流互鉴。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工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慧玲认为,女性在科技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突破科学边界、重塑创新生态的核心力量。
“女性科技工作者在思想上对原则问题要有刚性,对其他问题要有韧性;工作上遇小挫折要有弹性,面对大挑战要有塑性;身体上要有耐久性。这些优质特性可以让智慧发挥更充分,深度融入科技创新。”段慧玲说。
“中国女性科技工作者约4000万人,占科研队伍的45%。从汉代纺织技术到现代航天工程,女性始终是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全国妇联常委、信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超琼说,在科技探索的道路上,女性力量不可或缺。女性拥有独特的观察力,敏锐的洞察力,特别能在科技和创新驱动的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技术创新的时代,女性在科技创新中的角色愈发关键而且多元,我们不仅是知识的创造者和技术的发明者,更是推动创新的思维与多元视角融合的引领者。”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终身教授傅晓岚认为,女性特有的包容性思维与协作智慧,在跨界创新场景中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希望当今女性将创新实践不仅应用于传统科技领域,而且要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通过跨界研究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万蕊雪强调了女性科研人员在基础研究中的独特优势。她表示,女性科研人员具有细致的观察力、坚韧品质和共情能力股票配资公司线上,这些特质正成为突破科研难题的重要因素,“在需要长期攻关的领域,女性的这种特质尤为珍贵”。剑桥大学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席、峰一国际首席执行官姜敖认为,女性从业者在金融科技领域具有独特的系统思维和跨文化协调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国际合作的效率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