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平台交易 共享充电宝问题不断,充电宝为啥突然不香了?

发布日期:2024-09-29 22:27    点击次数:101

股票平台交易 共享充电宝问题不断,充电宝为啥突然不香了?

其中,中毅达被上交所予以监管警示;华创证券被予以监管警示,需要在收到决定书后20个交易日内提交整改报告;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被予以监管警示,需在收到决定书后20个交易日内,提交整改报告。

这些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的数字器官,而对于手机来说最让人苦恼的无疑就是续航焦虑,出门在外手机没电无疑更加让人焦虑,这个时候共享充电宝就成为了大多数人的首选,然而就在最近共享充电宝却成为了被吐槽的焦点,共享充电宝为啥突然不香了?

一、问题不断的共享充电宝

据时代周报的报道,有报道称,共享充电宝行业“一哥”——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来电科技”)创始人袁冰松于近日失联,与其同时失联的还有来电科技第一手接盘人韩冰。此二人曾因涉及国有资产流失而被地方国资聘请的法律团队追责。

针对失联传闻,“来电哥”袁冰松在被传失联后首次通过网络平台直播回应称,曾因对赌输掉了股份,早已于2021年离开来电科技,现已离开整整3年了。“共享充电宝这个行业是我创造的,经历了这个行业的、个人的起起落落,对这个行业有了使命,也有了更多情怀,(我)现已是一名自媒体人。”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上关于来电科技已倒闭或即将倒闭的传闻不绝于耳。

不仅是来电科技,其他共享充电宝的问题也不小,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行业唯一的上市公司——怪兽充电,也被曝出遭多地代理商联合起诉,多位代理商买入怪兽充电设备及售后铺设等服务后,却出现铺设烂尾、设备大面积掉线的情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怪兽充电所面临的问题,与其高层人事动荡脱不开关系。近年来,怪兽充电的高管团队经历了更迭,联合创始人兼CTO李晓炜于去年离职,而硬件团队的负责人在更早之前就已经离职。

另外,怪兽充电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其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8.6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3.72%;净利润为882.9万元,同比降低75.01%。

而据界面新闻的报道,渴望以小博大、靠共享充电宝“躺着赚钱”的代理商们,正在集体陷入亏损困境。

近日,有多位街电代理商向界面新闻表示,加盟之前,平台宣称可拿到高额分成,半年即回本,但半年过去,这些代理商不仅没有盈利,反而大幅亏本。在他们看来,街电属虚假宣传,且存在数据作假的行为。

据代理商李娜透露,不少人意识到亏本后,开始“断供”尾款,却反被街电起诉。为了尽可能降低损失,维护自身利益,他们也在尝试使用法律武器回击,但这条路并不好走。

二、充电宝为啥突然不香了?

面对着共享充电宝当前的问题,这些问题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共享充电宝到底问题出在哪了呢?

首先,共享充电宝可谓是开局即巅峰。回顾共享充电宝的发展历史我们就会看到,共享充电宝在发展早期呈现出一片蓝海景象,其利用冗余电芯,硬件主要来源于电子设备厂家、汽车厂家等厂家多余的电池,这一策略使得早期成本极低。冗余电芯的获取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为共享充电宝的快速扩张提供了可能。在这个阶段,由于成本低廉,收回成本的难度也就相应降低。

同时,资本的大力支持也是共享充电宝早期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本的涌入为共享充电宝企业带来了充足的资金,用于市场拓展、技术研发和设备投放。在资本的推动下,共享充电宝企业迅速布局各大城市的商场、餐厅、酒店等场所,抢占市场份额。

早期的共享充电宝市场竞争相对较小,企业能够轻松地获取用户。消费者对于共享充电宝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尤其是在外出时手机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共享充电宝成为了一种便捷的解决方案。此时,共享充电宝企业的盈利模式主要是根据消费者支付的使用费用进行分成,分成方包括共享充电宝公司、拓展渠道的代理商以及放置充电宝柜机的商家。由于早期商家对充电宝的成本认识不足,很多时候都是近乎免费地提供点位,这进一步降低了共享充电宝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盈利空间。

其次,重资本生意的三重困境开始袭扰产业参与者。然而,共享充电宝本质上是一种重资本生意,具有 “重资产、重现金流、低壁垒” 三大特点。

一是重资产是共享充电宝行业的显著特征。企业需要大量投入资金用于购买充电宝设备、柜机以及进行市场推广。这些设备和柜机的成本较高,而且随着市场的扩张,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也需要持续投入资金。此外,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还需要不断地投放新的设备,这进一步增加了资产负担。

二是重现金流也是共享充电宝企业面临的挑战。由于设备的购买和投放需要大量资金,企业的现金流压力较大。同时,消费者支付的使用费用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到账,而企业需要不断地支付设备维护、场地租金等费用,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有充足的现金流来维持运营。

三是低壁垒使得共享充电宝市场竞争激烈。共享充电宝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容易被复制和模仿。新的企业可以迅速进入市场,与现有企业展开竞争。此外,由于市场上的充电宝品牌众多,消费者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化,这使得企业难以形成品牌忠诚度,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盈利模式方面,主要依靠消费者支付的使用费用进行分成。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分成方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也逐渐凸显。早期商家近乎免费提供点位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充电宝的点位成本不断提高。商家开始意识到充电宝带来的收益,纷纷提高点位租金。这使得共享充电宝企业的成本增加,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同时,代理商也面临着竞争压力和成本上升的问题。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代理商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市场推广和设备投放,而这也增加了他们的运营成本。因此,几重问题的叠加态导致了共享充电宝的问题不断涌现。

第三,共享充电宝已经陷入了红海的恶性循环。如今的共享充电宝市场已经成为了一个纯粹的红海。一方面,平台和代理商纷纷吐槽不赚钱。随着成本的上升和竞争的加剧,共享充电宝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断下降。平台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设备更新和维护,同时还要支付给代理商和商家一定的分成。代理商则面临着市场份额被挤压、成本上升等问题,盈利难度加大。

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因为价格高、充电慢、还机麻烦等问题不断吐槽。共享充电宝的价格在近年来不断上涨,这让消费者感到不满。尤其是在一些高消费场所,共享充电宝的价格甚至高达每小时数元甚至十元以上。此外,充电慢也是消费者诟病的问题之一。一些共享充电宝的输出功率较低,导致充电速度缓慢,无法满足消费者快速充电的需求。当然,还机麻烦也是消费者面临的一个问题。有时候消费者在归还充电宝时,会遇到柜机满仓、位置难找等情况,而这个时候共享充电宝却还在计费,让消费者更加郁闷。

这种恶性循环使得共享充电宝市场的发展陷入困境。企业为了提高盈利,不得不提高价格,但这又会导致消费者的不满,进而影响市场需求。同时,消费者的吐槽也会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剧企业的经营困难。

第四,技术进步下的挑战却日益明显。从市场的底层逻辑来说,只要手机电池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共享充电宝的市场需求还是客观存在的。然而,目前手机厂商普遍的做法是砸快充,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就能充到 80% 成为了不少手机的主攻方向。在这样的情况下,共享充电宝的相对速度缓慢就更被市场吐槽。

可以说,手机快充技术的发展给共享充电宝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随着手机快充技术的不断进步,消费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手机充电,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共享充电宝的依赖。尤其是在一些紧急情况下,消费者更倾向于使用自己的快充充电器或者寻找有充电设施的场所进行充电。

从长期来看,共享充电宝行业必然会经历一轮大洗牌。那些无法形成有效商业模式、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而那些能够不断创新、优化服务、提升用户体验的企业则有望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市场的马太效应将会进一步加强。

通过共享充电宝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兴衰起伏是市场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在经历了初期的辉煌和当前的困境后,共享充电宝企业需要深刻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股票平台交易,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真正生存下来。

充电宝市场代理商袁冰松消费者发布于:上海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