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炒股杠杆,稳定对外贸易发展。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支持企业稳订单拓市场。优化融资、结算、外汇等金融服务,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强化企业境外参展办展支持。
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金融机构为更多中小企业和贸易新业态提供优质贸易便利化服务。
外贸企业如何精准把握国际市场动态?如何有效稳住外贸订单以及开拓新兴市场?今年4月15日,全球瞩目的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将正式开幕。其间,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将携手近100家专业机构和领先企业代表,聚焦国际经济形势变化、政策赋能行业发展、企业抗风险能力强化等主题,精心策办近20场广交会论坛活动。
其中,4月15日下午将举办“2025珠江国际贸易论坛——金融赋能稳外贸拓新局”,重点聚焦全球经贸形势、重点国别和地区贸易风险、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趋势、企业出海风险应对等话题,邀请来自金融领域的专家学者及龙头企业代表展开思想碰撞,充分释放金融在外贸“稳存量、拓增量”方面的能量,构建全链条赋能体系。
助力企业精准识别、应对出海风险
当前,全球经贸局势复杂多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深刻变化,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中国企业“出海”风险敞口随之扩大。
例如,以东南亚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凭借地缘接近性、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近年来成为不少中国企业“出海”热土。中国连续15年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双方连续4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截至2024年7月,中国与东盟国家累计双向投资为4000亿美元,超过6500家中资企业在东盟进行直接投资。
但多家外贸企业表示,汇率波动、政策变化、运输途中的损失以及买家信用风险等都可能给外贸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他们普遍关心如何提升自身抗风险的能力。除此之外,外贸企业还普遍关心如何运用金融工具化解风险,尤其是用好汇率管理工具以及如何识别汇率风险?
本次论坛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原首席经济学家王稳将围绕“当前全球国别风险形势与外贸高质量发展”这一话题,在论坛上作主旨分享。他将结合东盟、中东等热点区域的主权信用评级、地缘政治风险矩阵,解析“保险+担保+风险预警”的风险缓释组合方案,助力企业构建“事前风险预警—事中动态对冲—事后损失补偿”的全周期风控体系。
此外,随着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发展步伐加快,全球经济主体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和投融资的内生需求不断增强,人民币国际化在推动外贸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论坛上,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鄂志寰将围绕“人民币国际化新进程与经贸新机遇”这一话题作深入分享,全方位展示人民币如何从“结算工具”进阶为“价值纽带”。
金融赋能“中国智造”价值突围
在“双碳”目标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中,中国外贸正经历着从“规模扩张”到“价值突围”的质变。包括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绿色家电等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迁。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出海的代表企业,2024年实现海外销量达41.7万辆,同比增长71.9%,并将持续布局欧洲、南美及东南亚等市场,谋求新的增长极。
在家电领域,海信集团通过资本并购整合全球资源,依托跨境金融工具实现全球资金高效配置,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达46.5%,并以14%的全球电视出货量份额保持行业第二,成为中国品牌出海的典型样本。
凌度智能瞄准智能清洁机器人赛道,推出全球首款量产商用高空幕墙清洗机器人,解决了传统人工的高空作业难点,极大提升了清洁效率和高空作业安全性。目前,其产品已远销至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探寻总结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对更多中小企业全球化布局具有启示性意义。本次论坛的圆桌对话环节,海信集团、比亚迪、凌度智能将结合自己的经验,畅谈国际化业务布局中新的变化、新的特点。中国银行、中国信保等金融机构代表也将深入探讨如何用好金融“活水”为外贸企业、中国制造开拓新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本场论坛还将充分发挥政银企合作的平台作用。论坛期间,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将与广东省商务厅联合发布支持稳定增长行动方案,为广东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贡献金融力量。
当全球目光聚焦广交会炒股杠杆,从风险防控到货币创新,从龙头企业标杆到中小企业赋能,本场论坛将聚焦中国外贸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提升”的转型路径,为全球经贸不确定性注入“中国确定性”。